智慧水利是在水利信息化的基础上高度整合水利信息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线宽带、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水利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水利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运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智慧水利涵盖了水文、水质、水资源、供水、排水、防汛防涝等各个方面。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测量雨量、水位、水量、水质等水利要素,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和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以实现信息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
智慧水利
智慧水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挖掘水文监测、视频监控、气象监测等数据的价值,构建全域感知、数据中心、智慧应用在内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了智慧农业、智能灌溉、智慧灌区、智慧水务、智慧排水、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防洪减灾、水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控与调配、水资源税、水土保持信息化、河湖长制等业务,推出了从顶层平台、终端硬件、移动应用到运营维护的完整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各类需求
。
智慧罐区
智能灌溉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作为现代化改造的目标,把国家粮食安全和节水放在首位;以完善灌区工程设施体系和管理体系作为现代化改造的基础,依托现代化物联网技术、3S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软件应用技术,建立完善的立体感知体系、支撑保障体系、智能应用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灌区的智能化监测预警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灌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地下水监测方案
数据全面监控
实时掌握水位、水质等信息,为地下水保护工作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
软件功能丰富
内置各类成熟算法,地下水等线(面)一键生成、考核结果自动展示
开放性高、扩展性强
依据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统一考虑数据标准,可与各业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将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监管,把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要求落实到黄河流域水资源监管过程中;要求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以黄河干支流重要断面、重点取退水口、地下水水位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分析监测需求,优化监测站网和设施布局,提升动态监测能力,尽快实现流域内重要断面、规模以上地表取退水口和地下水取水全覆盖。
建立地下水监测井网,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和硬件设施,形成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接收与处理、趋势预报和预警发布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监测区域内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有效监测。为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为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信息服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系统基于各类监测设备,对区域内水资源的水质、水量和水位等进行监测,采集监测信息,进行数据传输,通讯,对采集信息进行数据整编,并实现异常状况的预警报警,通过服务端平台实时展示。水环境监测系统反映水环境的质量现况,预测水环境污染发展趋势,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为治理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天地一体化采集和集成多源社会监督数据,提升水环境监测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水环境数据的关联分析,实现对流域重要水功能区、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重要饮用水源地等监测信息评估,增强水环境趋势分析和预警能力,支撑水环境精细化分析和监管。
水环境监测
数据分析
具有实时数据、核查数据、状态、日志、参数的查询,以及有效率、在线率的统计和输出报表功能
GIS地图在线展示
通过GIS在线展示各站点的信息、在线、水质质量情况以及水质优劣排名
多种管理方式
支持区域、流域、网格化站点管理功能,根据不同区域情况定制管理方案
河湖长制
我国已在2018年6月底全面建立河长制,河长制建立之后,2018年底湖长制全面建立。这意味着河湖管护进入新阶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健康河湖正变成现实。此外,水利部出台实施意见,明确“治乱”“治病”“治根”路线图,聚焦“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
以河长制管理模式为核心,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以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保障建设河长制智慧平台,实现河长制智慧数据公开,河长智慧办公,河长智慧监督,针对河道分段分区域监管。为河长、河长办、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差异化、精确化的服务,实现河湖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
方案优势
督查督办可追溯
通过信息化平台,河长督办留痕,强化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责任可定位
结合河长职能定位,强化河长责任担当,提高监督实效,把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位
信息全面可视化
将多来源的河湖监测数据接入统一展示平台,随时随地查看分析报表等多样化需求
山洪监测
在易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性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集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和预警等多功能于一体,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预警信息,从而使可能受灾区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对雨水情、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准确反映所监测区域的数据变化情况。将实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灾害模拟分析、灾害风险评估,实时发布和数据库等暴雨洪水分析功能,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质量和时效性。通过电话、短信、传真、无线预警广播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指挥人员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准备。
方案优势
传输方式多样
硬件设备同时支持4G/LoRa/北斗等多种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
可视化内容丰富多样
产生的预警信息可通过预警广播、短信、LED显示屏等多种预警途径向公共发布。保证了预警的及时性。
监测预警方式灵活
硬件数据上报至平台,可通过地图、表格、图形化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同时提供多种实用性报表,方便业务人员处理各种事务。
水库大坝监测平台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平台通过对水库和大坝的雨水情、渗流、渗压、变形、应力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全面掌握水库大坝的运行情况,并可远程控制闸门开关、视频监控现场实况,实现水库防汛和大坝安全监测和预警,为水库安全鉴定、水库除险加固方案制定和防汛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业务保障、决策支持,通过有关平台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水库责任人,实现对水库的全流程、一体化安全预测预警。
方案优势
实现对水库动态监管
整编水库基础信息,动态采集和接入水库/大坝关键安全监测指标信息, 如水库水位、降雨量以及大坝变形监测、渗压等监测指标,满足对水库数字化信息采集的要求,提供实时数据分级预警机制,及时监测预警、发现和处理问题,做到全面、实时、动态掌握水库安全运行状态。
增强业务全面协作化
面向业务人员,在业务和政务管理方面实现统一流程、用户、资源、配置的协同化管理。同时,水库动态监管平台充分提取、融合水库基础信息、监测数据与业务数据以及外部单位数据,打造可汇聚、可分析、可处置、可展示、可预测的数据驱动模式。
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
针对责任人具体工作职责,为其量身定制水库综合管理系统,使责任人和相关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任务派发、监督考核、信息查询、综合监控,实现关键业务全程电子化及规范化,问题处置各环节有序执行,在无纸化移动、提高问题处置效率的同时,做到过程可追溯,管理考核有依据。